家庭教育需要父母共同擔當,,而爸爸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事業(yè)上,從而忽視了與孩子的互動和相處,。有些爸爸甚至片面地認為,,媽媽更適合承擔較多教育子女的責任。其實,,爸爸在孩子的生命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每一個爸爸都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僅要多陪伴孩子,,還要懂得育兒。
多數(shù)爸爸不參與親子教育
父親淡出家庭教育,,是目前比較普遍的一種現(xiàn)象,,很多父親甚至覺得,教育孩子本來就應該是母親的責任,,與自己無關,。某教育機構曾經做過一項調查顯示,26%的父親認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作用是一樣的,,孩子有母親管教就可以了,,有7%的父親認為,教育孩子應該是母親的責任,。
80后媽媽饒女士表示,,在網上和各種QQ討論群、微信群中經常討論養(yǎng)育孩子問題的絕大多數(shù)是媽媽,;帶孩子上早教班,、輔導班的人大多數(shù)也是媽媽;接送孩子上下學的同樣還是以媽媽為主,。
爸爸不能“隱形”
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科學家的一項長達12年的研究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智商較高,,他們在學校里的成績往往也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易成功、成才,。這個項目對新生嬰兒進行跟蹤調查,,記錄他們從出生到青春期的家庭成長。結果顯示,,父親參與子女教育較多的家庭,,能提供更有利于子女的成長環(huán)境,使子女更能適應以后的競爭與發(fā)展
知名心理專家陳涌表示,,如果爸爸,、媽媽角色長期缺位,孩子就如生活在一個不平衡的狀態(tài)中,,是形成不完善的有缺陷的性格,。這種性格缺陷會影響到成年后的人際關系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親密關系的發(fā)展,。
爸爸扮演四種角色
武漢恒大華府校園園長鄭淼建議,,在親子教育中,可以以母親為主,,父親充當一定的角色:做孩子開心的玩伴,,成為發(fā)現(xiàn)和釋放孩子潛能的“伯樂”,妻子教育子女的合作者,,孩子良好品行的榜樣,。
如果爸爸還不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陳涌推薦了兩本書一本是三位美國爸爸寫的《爸爸手冊》,,另一本是德國游戲教育學家???鮑恩寫的《爸爸和你玩》?!案赣H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些話一定要說,有些事一定要做,,比如讓孩子從小明白什么是自尊,、誠信,什么叫有愛心,、講道理,,而且還要以身作則去做,讓孩子從父親的行動中看到這些道理,?!标愑空f。
沒時間也要陪孩子
自覺沒時間陪孩子的爸爸,,該如何提升親子間的相處呢,?專家建議不妨試試以下幾招:
制定爸爸與孩子的時間管理規(guī)劃表:記得上小學時的課程表嗎,?規(guī)律的作息能帶來穩(wěn)定與安全的感受,雖然自己不在孩子的身邊,,但通過時間規(guī)劃表可以讓孩子知道現(xiàn)在爸爸在哪里,,讓孩子心里有個底。
創(chuàng)造屬于孩子與家長的特別時間:父母都是孩子心目中的英雄,,所以小英雄都很希望大英雄能多陪他們一下,。請爸爸每天至少撥出5分鐘,專心地和孩子互動,,這5分鐘需要事先和孩子約定好(例如洗澡后或睡前),,也不要隨意取消。
同理孩子的負向情緒:每個人都想要被理解,,孩子和爸爸相處的時間變少,,對孩子來說,這是不爭的事實,,也是某種程度上的挫折,,或許會以激動地情緒抱怨。這時若爸爸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和孩子說“爸爸感覺你現(xiàn)在心里不太高興,是不是覺得爸爸花太少時間陪你”,。當孩子心中的情緒,,被爸爸以不帶批評的方式描述出來之后,通常他的情緒便會較為緩和,。
親子旅行:全家一起出去玩,,除了能看見各地美麗的風景之外,也會在親子關系中注入新的活力,。陳涌能理解工作很忙,、下班很累、放假只想在家睡到飽的感受,,但是善用時間管理,,發(fā)揮“再忙也要陪你喝一杯咖啡”的精神,為全家人規(guī)劃一個親子之旅吧,!
親密接觸:你有多久沒有抱抱自己的孩子,,或是溫柔地摸摸他的頭了呢?正當且合適的身體接觸,,會讓爸爸及孩子雙方都感覺到親密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