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衛(wèi)生官員和專家10日宣布,曾被認為“治愈”的一名美國艾滋病女童“密西西比嬰兒”,,在停藥兩年多后體內再次檢測出艾滋病病毒,。這是醫(yī)學界“抗艾”又一重大挫折,說明攻克艾滋病的任務遠比想像的復雜,、艱難,。
“密西西比嬰兒”因出生在密西西比州得名,今年4歲,,因母嬰傳播在出生時即攜有艾滋病病毒,。醫(yī)生在她出生30個小時后使用3種抗逆轉錄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使其血液中病毒數(shù)量明顯減少,,并在一個月后降到常規(guī)檢測無法發(fā)現(xiàn)的程度。當這名女童快兩歲時,,艾滋病病毒檢測結果呈陰性,。2013年3月,醫(yī)生宣布她被“功能性治愈”,,即體內艾滋病病毒被完全抑制,,機體免疫功能正常,。去年10月,醫(yī)生進一步宣布她“也許被治愈”,。醫(yī)學界當時認為,,這一病例說明,對母嬰傳播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新生兒在出生后及早治療,,或許能達到“功能性治愈”的效果,。
但是,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10日說,,本月早些時候,,這名女童例行檢查時在體內再次檢測出艾滋病病毒。專家們表示,,及早干預治療艾滋病患兒可能還是一種有效方案,,因為它會限制病毒復制,在相當長時間內避免用藥,。但這種治療仍然難以徹底清除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的藏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