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華盛頓10月2日電(記者林小春)一個國際研究小組2日說,,如今在全世界流行的艾滋病病毒“幾乎可以肯定”起源于大約100年前的中非最大城市,、而今剛果(金)的首都金沙薩,。
自從艾滋病作為一種傳染病出現(xiàn)以來,,全世界共有7500萬人感染,。人們早已知道,,艾滋病病毒最初來自非洲中西部的靈長類動物,,但具體起源地和傳播途徑仍存在爭議,。
為了幫助闡釋艾滋病傳播的早期歷史,,歐美多個研究機構(gòu)的研究人員利用美國一個艾滋病病毒基因序列數(shù)據(jù)庫的數(shù)據(jù),,重建艾滋病病毒-1型M組的遺傳歷史。艾滋病病毒分為1型和2型,,1型又分為M組,、O組和N組,其中僅1型M組呈全球性流行,,約90%的艾滋病病例都是感染這種病毒,。
研究人員在美國《科學》雜志上報告說,艾滋病病毒-1型M組的共同祖先最早出現(xiàn)于1920年左右的金沙薩,,那個時候剛果(金)叫做扎伊爾,,是比利時的殖民地,金沙薩則叫做利奧波德維爾,。
艾滋病病毒從黑猩猩,、大猩猩或猴子身上傳播到人類身上至少有13次,但只有艾滋病病毒-1型M組引起流行并最終傳到全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為1型M組出現(xiàn)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
負責研究的牛津大學教授奧利弗?派伯斯說,,1920年至1960年間,,一場“完美風暴”促成艾滋病病毒-1型M組在當時的剛果(金)流行,相關因素包括城市人口增長,、繁忙的運輸網(wǎng)絡,、性交易增加以及未經(jīng)消毒的注射行為等,其中最關鍵的是鐵路系統(tǒng),。該國殖民時期的記錄表明,,上世紀40年代末期,每年超過100萬人途經(jīng)當時中非最大的城市金沙薩乘火車出行,。
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1型M組隨運輸網(wǎng)絡從金沙薩傳至剛果(金)最南部和最北部的城市,那里連接南部非洲和東部非洲,,成為最早的次級傳播中心,。1960年剛果(金)獨立前后,艾滋病病毒進入更大規(guī)模人群傳播,,最終傳遍全世界,。1981年,美國首次確認艾滋病病毒,。
派伯斯說:“這種病毒最初從動物傳給人后,,它擴散成為流行病只有一個很小的‘窗口’。到了上世紀60年代,,曾經(jīng)促使這種病毒傳播到更大范圍的運輸系統(tǒng),,包括鐵路在內(nèi)開始衰落,但此時艾滋病流行的種子已經(jīng)在非洲撒下,?!?/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