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幾乎伴隨人類整個歷史的古老疾病,,結核病僅在過去200年中就奪取了超過10億人的生命,,是奪取人類性命做多的一種疾病。
在全球范圍內,,幾乎每三個人就有一個結核病菌攜帶者,,在他們的一生中有5%-15%的可能患上結核病。每年仍有超過150萬人死于結核病,。
其實,,結核病的診斷、治療都并不復雜,。為什么情況如此嚴重,?在許多世衛(wèi)組織專家看來,這是人類的一個恥辱,。
在由國際媒體基金會(NPF)組織的研討會上,,世衛(wèi)組織全球結核項目主任馬里奧?拉維格里奧尼(Mario Raviglione)介紹,世衛(wèi)組織提出的目標是2035年在全球實現(xiàn)結核病零死亡,、零發(fā)病,、零痛苦,具體指標是發(fā)病率從目前的全球每10萬人125人,,降低到達到10人以下,,如果這個目標可以實現(xiàn),最終的目標就是在2050年把每10萬人發(fā)病數(shù)降低到0.1人,,既100萬個人中間只有1個以下,。 這個時候,就可以正式宣布,,人類已經消滅了結核病,。
從目前的數(shù)據(jù)上看,全球結核病的發(fā)病率是每10萬人中有125人,,全球大約有1100萬結核病患者,,根據(jù)WHO的評估,每年新增的結核病患者900萬人,。如果他們能夠得到正規(guī)的治療,,近90%可以在6到9個月內被治愈,。但是,,全球每年由于治療不當而新增的多耐藥結核病患者有45萬,對這些患者來說,,治療周期要長的多,、成本要昂貴的多。
世衛(wèi)組織的信心,,主要來自美國和西歐的成功,。在二戰(zhàn)后,,隨著診斷治療條件的改善,美國,、西歐結核病發(fā)病率每年下降10%,。世衛(wèi)組織認為,如果在全球水平上可以在2025年達到10%的下降速度,,這就有希望在2035年實現(xiàn)每10萬人10個以下發(fā)病的目標,。
他們的信心,也來自過去20年取得的成績,。自從1995年至今,,全球有5600萬結核病人被治愈,讓結核病的死亡率減少了45%,。
馬里奧?拉維格里奧尼說,,隨著新的診斷、治療技術的出現(xiàn),,下降應該可以更快,。關鍵這種疾病是可以治愈的,只要按照正確的程序,,如果不治,,可能致命,如果治療的方法不對,,也可能致命,。 由于治療方法不當而導致的多耐藥結核甚至極耐藥結核,仍然是國際結核病防控面臨的巨大難題,。
此外,,艾滋病與結核病的合并癥患者也是需要被重點關注的人群。 一種令人產生憂慮的趨勢,,是近年來全球結核病的下降趨勢開始放緩,,世衛(wèi)組織認為這可能與糖尿病在發(fā)展中國家的迅速增多有關。根據(jù)最近幾年的研究,,在結核病菌攜帶者中間,,糖尿病會讓這些攜帶者發(fā)病的可能性從過去的5-15%提高3倍以上。
國際結核與肺病聯(lián)合會資深顧問安東尼?哈里斯(Anthony Harris)甚至認為,,再過幾年,,全球結核病的下降趨勢可能被逆轉。 他認為,,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糖尿病破壞細胞的免疫能力和肺部的防御力,導致了結核病的易發(fā),,但是科學界還并不知道具體的機制,。
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的統(tǒng)計,,有糖尿病的結核病人死亡的概率比沒有糖尿病的結核病人高85%。 為了達到盡快消滅結核病的目標,,世衛(wèi)組織提出目前需要關注的五個重點工作,,包括盡可能找到未被發(fā)現(xiàn)的結核病患者、對多耐藥結核病加以重視,、增加對于艾滋病-結核病合并癥患者的關注,、盡快彌補在結核病防控資金上的缺口、加強對于基礎研究和創(chuàng)新的投入,。
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如何減少結核病菌攜帶者的數(shù)量。在美國,,每個人都要做結核病菌抗體檢測,,如果確認是結核病菌攜帶者,就免費提供9個月的藥物,,讓這些攜帶者在未發(fā)病前就殺死體內的病菌,。這些藥物的成本,實際上只有5美元,。 但是如果要把這一篩查擴展到全球,,還是一項非常繁重的工作,因此世衛(wèi)組織強烈建議首先在易感人群中實施系統(tǒng)性的篩查,,包括艾滋病患者,、與肺結核患者有接觸的人群、經歷過抗腫瘤或透析治療的免疫力下降的患者,,以及監(jiān)獄犯人,、醫(yī)療工作者、來自高結核風險地區(qū)的難民等易感群體,。
雖然目前世衛(wèi)組織還并不建議各國馬上實施糖尿病與結核病的雙向篩查,,既給糖尿病人進行結核病檢測,給結核病人進行糖尿病檢測,,但是這在今后幾年將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
安東尼?哈里斯說,在這方面印度比較積極,,根據(jù)過去一次對于12000多名糖尿病患者的篩查,,其中結核病的發(fā)病率是普通人群的五倍多,但是擁有5.5億結核病攜帶者的中國,,似乎對于這項工作的熱情還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