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引起嚴重疾病爆發(fā),造成大量死亡。2015年4月18日的《The Lancet》刊載了一項研究,旨在評估兩種受試DNA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其中一種疫苗(EBO疫苗)編碼扎伊爾和蘇丹埃博拉病毒糖蛋白,另一種編碼馬爾堡病毒糖蛋白。
RV 247是一項在烏干達坎帕拉開展的1b期雙盲隨機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旨在檢驗同時單獨給予EBO和MAR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者將18?C50歲健康成年志愿者隨機分組(5:1),分別在第0、4、8周接受三針疫苗或安慰劑,其中疫苗在三個活疫苗組之間均勻分配:單純EBO疫苗、單純MAR疫苗和兩種疫苗。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討疫苗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這以局部和全身致反應力和不良事件為指標進行評估。研究者們還基于第三針后4周的抗體應答(ELISA)和T細胞應答(ELISpot和胞內(nèi)細胞因子染色檢測)評估了免疫原性。參與者和研究者對組分配情況不知情。根據(jù)意向治療原則進行分析。
2009年11月2日至2010年4月15日,研究共招募108例參與者。108例參與者全部接受至少一次研究用注射劑(包括100例完成注射計劃),并納入安全性和耐受性分析;107例數(shù)據(jù)可用,納入免疫原性分析。研究用注射劑可充分耐受,組間局部或全身性反應沒有顯著差異。疫苗誘導了糖蛋白特異性抗體和T細胞應答,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單獨和同時使用兩種疫苗沒有任何差異。EBO疫苗組的30例參與者中,17例對扎伊爾埃博拉糖蛋白產(chǎn)生抗體應答,而接受兩種疫苗組的30例中有14例出現(xiàn)同樣情況。EBO疫苗組的30例參與者中,15例對蘇丹埃博拉糖蛋白產(chǎn)生抗體應答,接受兩種疫苗組的30例中也有15例出現(xiàn)同樣情況。MAR疫苗組的29例參與者中,9例對馬爾堡病毒糖蛋白產(chǎn)生抗體應答,接受兩種疫苗組的30例中有7例出現(xiàn)同樣情況。EBO疫苗組的30例參與者中,19例對扎伊爾埃博拉糖蛋白產(chǎn)生T細胞應答,接受兩種疫苗組的30例中有10例出現(xiàn)同樣情況。EBO疫苗組的30例參與者中,13例對蘇丹埃博拉糖蛋白產(chǎn)生T細胞應答,接受兩種疫苗組的30例中有10例出現(xiàn)同樣情況。MAR疫苗組的29例參與者中,15例對馬爾堡病毒糖蛋白產(chǎn)生T細胞應答,接受兩種疫苗組的30例中有13例出現(xiàn)同樣情況。
該研究是在非洲進行的首例埃博拉或馬爾堡疫苗試驗,結果顯示,單獨或聯(lián)合使用時,兩種疫苗均可充分耐受,并誘導抗原特異性體液和細胞免疫應答。
原文出處:Kibuuka H, Berkowitz NM, Millard M, et al. Safe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Ebola virus and Marburg virus glycoprotein DNA vaccines assessed separately and concomitantly in healthy Ugandan adults: a phase 1b, randomised, doub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Lancet. 2015 Apr 18;385(9977):1545-54. doi: 10.1016/S0140-6736(14)6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