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名諾貝爾獎得主聯(lián)合簽名支持轉基因作物”事件又有了新進展,。
截至7月4日,在“挺轉”請愿網站(supportprecisionagriculture.org)上公開署名支持轉基因技術應用于農業(yè)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shù),,由兩年前的108人上升至134人,。除此以外,包括
中國在內的全球知名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等也踴躍簽名,,人數(shù)已達12847位,。
“如此眾多的諾貝爾獎科學家簽名支持某一特定專業(yè)領域的科學技術,以及支持者持續(xù)增加,,在現(xiàn)代科學發(fā)展史上前所未聞,。”中國農業(yè)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中國工程院院士,、玉米育種學家戴景瑞說:“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從1996年的170萬公頃增加到2017年的1.898億公頃,增長了112倍,,創(chuàng)造了1000多億美元價值,,這使生物技術成為近年來應用最為迅速的作物技術?!?
但是,,長期以來轉基因技術深陷輿論漩渦,轉基因產品致癌等謠言廣泛流傳,。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2016年6月29日,百余位諾貝爾獎得主發(fā)表了支持轉基因技術的聯(lián)名公開信,。信中指出,,全球的科學和監(jiān)管機構反復研究,一致發(fā)現(xiàn),,通過生物技術改良的農作物和食物至少與通過其他方式生產的農作物和食物同等安全,。
此后,一些“反轉”組織“不再像以前那么活躍了”,。
“關于轉基因技術,,雖然國際社會已爭議多年,但不容否定的事實是,,在轉基因食品獲得批準的國家,,民眾消費這類食品迄今并未顯示對人類健康有負面影響?!秉S大昉說,。
黃大昉認為,諾獎得主的簽名正是在對轉基因理性思維與嚴謹求證之后,對上述基本事實和科學結論的尊重和認可,,是對新興生物技術促進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高度關注與有力支持,。
公開簽名信的發(fā)起人之一、199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理查德·羅伯茨曾專門致函中國友人,,熱切期望中國友人加入支持轉基因技術簽名的行列,。“我們的主要目的是抵制愈演愈烈的反轉運動的誤導和徹頭徹尾的謊言,,讓最新的育種技術得以順利發(fā)展,?!彼谛藕袑懙?。
“我們也號召過國內院士、科學家支持此事,?!贝骶叭鹫f。此后,,許智宏,、范云六、戴景瑞,、陳曉亞,、康樂等多位中國兩院院士的名字也出現(xiàn)在該網站的簽名榜上。
就在今年5月24日,,公開信中著重提及的轉基因黃金大米,,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宣布可安全食用。至此,,世界上已經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和美國力挺黃金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