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根據(jù)國家質檢總局18日發(fā)布的《2016年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白皮書》,,2012年至2016年,,全國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批次不合格率由不到4%上升至近10%,,呈逐年升高趨勢,。
根據(jù)白皮書,近五年全國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批次不合格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貿易商在每批進口貨物數(shù)量不多,、貨值不高的情況下更容易忽略產品質量問題。
除標識標簽不合格外,,進口食品接觸產品不合格情況主要體現(xiàn)為日用陶瓷鉛,、鎘溶出量超標,塑料制品蒸發(fā)殘渣(多為正己烷蒸發(fā)殘渣),、丙烯腈單體超標,、脫色試驗不合格等,不銹鋼制品鉛,、鎘、鎳,、鉻等重金屬溶出量超標及金屬表面涂層蒸發(fā)殘渣,、鉻、氟檢出超標,,紙制品微生物超標,,玻璃制品重金屬超標及其配件重金屬和蒸發(fā)殘渣超標、脫色試驗不合格等,。
白皮書稱,,實驗室檢測不合格比例由高至低依次是塑料制品、金屬制品,、紙制品,、玻璃制品、日用陶瓷,,這樣的對比也符合公眾對于不同材料質量安全的基本認知,,塑料制品存在的質量安全風險相對較高,而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則相對安全,。
根據(jù)白皮書,,2016年全國檢驗檢疫機構共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接觸產品14895批,批次不合格率為9.83%,,其中標識標簽不合格14685批,,安全衛(wèi)生項目檢測不合格154批,其他項目檢驗不合格206批,。
對于不合格的進口食品接觸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及其實施條例,,經整改合格的允許其進口,但涉及安全衛(wèi)生項目不合格的,,則全部實施退運或銷毀,。2016年,共對88批次進口食品接觸產品實施退運,,對161批實施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