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結核是結核病中罕見的一種,,臨床表現(xiàn)很不一致,,來自印度海得拉巴亞洲胃腸病研究所的Ramchandani醫(yī)生等報道了一個罕見的胃結核病例,發(fā)表在最近的Gut雜志上,。
患者,,男性,47歲,,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適2個月,伴有體重減輕約4kg,,無消化道出血,,無發(fā)熱、咳嗽,。既往無疾病,、手術史。體格檢查無明顯異常,。實驗室檢查示:血紅蛋白114g/L,,血沉增快54mm/h,無HIV,、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心電圖、胸片無異常,。
胃鏡示:胃體處可見多個粘膜下腫物(SEL)(圖1A),,賁門、胃竇粘膜正常,。血中嗜鉻粒蛋白A和尿液中5羥基吲哚乙酸水平正常。行超聲內鏡檢查(圖1B)并于引導下行腫物穿刺,,穿刺吸取物送檢細胞學樣本如圖2,。
圖1.(A)胃鏡下位于胃體的多個粘膜下腫物。(B)粘膜下腫物的超聲內鏡圖像,。
圖2.穿刺吸取物送檢細胞學檢查,,HE染色(×40),可見肉芽腫,。
診斷及討論:
超聲內鏡顯示胃壁內固有肌層處,,可見多個大小約1.5-2cm界限清楚的低回聲區(qū),中心呈現(xiàn)高回聲,,伴有固有肌層的破壞(圖1B),,無胃周臟器及縱膈淋巴結累及。
穿刺吸取物細胞學檢查顯示為肉芽腫病變(圖2),ZiehlNeelsen染色示與結核分枝桿菌形態(tài)學一致(圖3),,培養(yǎng)后證實與染色結果一致,。
圖3.ZiehlNeelsen染色示與結核分枝桿菌形態(tài)學一致。
這個病例里的粘膜下腫物為罕見的胃結核引起的胃壁膿腫,,與其他表現(xiàn)為粘膜下腫物的疾病,,如類癌、平滑肌瘤,、間質瘤之間的鑒別很重要,。超聲內鏡在診斷中非常有價值,可以直觀了解腫物內部的回聲結構,,與胃壁各層的關系,,行引導下穿刺等,與其他粘膜下腫物相鑒別,。
超聲內鏡引導下腫物穿刺并送檢細胞學檢查及培養(yǎng)最終確診為胃結核,。
原發(fā)性胃結核(TB)臨床上很少見,這與胃內淋巴組織少,,胃酸具有殺菌作用和胃粘膜完整性好有關,。胃內的結核感染灶可能來源于血液播散,鄰近器官結核病變的蔓延,,也有可能由胃粘膜直接感染引起,。胃結核的表現(xiàn)通常與消化性潰瘍、惡性腫瘤相似,,表現(xiàn)為粘膜下腫物的實屬罕見,。